百家乐资讯_申博娱乐充值方式_必赢直属现金网
马来西亚拿督沈哲初谈聊城艺术如何走向海外——
借力马来“艺博会”乘势融入“一带一路”
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目伦
4月17日,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主席沈哲初拿督来到聊城。
沈哲初先生是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简称“马艺博”)创办人,身兼马中友好协会、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总商会、马中文化艺术协会的理事之职,是应名人岛·李奇茂艺术馆之邀,来聊进行艺术考察的。
4月19日,聊城晚报记者与沈哲初先生促膝长谈,了解到这位拿督促进中马文化艺术交流的执着和独力支撑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的执着。
“马艺博”至今已举办10届
沈哲初已是72岁的老人,对艺术的喜好几近疯狂,有展必看、逢展必到,世界各地的博览会他都不会缺席。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和振兴本地画廊业的心愿,他忍痛售出收藏多年的重量级水墨画和个人产业,以个人财力在2007年撑起第一届“马艺博”。如今,历经十年的艰难和种种挑战,“马艺博”已逐步发展成为东南亚国际艺术展示平台和交汇点。
据了解,最初,沈哲初在吉隆坡的画廊名字是“连城画廊”,画廊的名字以他祖父的名字命名,现在由他的四子在经营。他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带中国画家的作品到马来西亚办展览。两国开放的时候,他开始请很多中国画家到马来西亚办展览,至今已举办200多个。博览会的收藏家中有很大一批是华人,还有马来人、新加坡人,他们对中国的文化艺术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所以“马艺博”每年都会对中国有专题展览,如以往中央美院教师组成的“学院明星展”、以缪晓春为主的新媒体展、以王西京为首的陕西美协展等,在马来西亚均取得了较大的反响。
去年已进入第10个年头的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2016(马艺博2016),于10月20日至23日举行,融合了东西方各国的艺术精华,共吸引了来自30国的60个优质画廊/机构和组织参展,展出艺术作品多达2000件,包括画作、雕塑、装置艺术、摄影作品等。其中,香港的捷丰堂展出中国当今16位重量级水墨大家的作品,如贾又福、李小可、王西京、王明明等,水墨大师李奇茂也展出了他近期的作品。在420平方米的超大展位中,中国国家展呈现出40余位名家的作品,中国馆方面则精选了三组优秀艺术团体和组织参展,让两国的艺术家和观众零距离地学习交流,促进了马中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
卖画卖房靠一股“傻气”支撑着
早年,沈哲初曾购得为数不少的近现代知名人士如刘海粟、徐悲鸿、王明明等人的作品,并与艺术家的关系甚好,驰名国际知名水墨画大师李奇茂先生也曾送给他不少书画,二人过从甚密。他还收藏了文革时期一系列红色题材的宝贵藏品,包括毛泽东瓷像,直径在2米左右、火车头最前面的标语铁板等。由于收藏年代早,名家作品在中国艺术市场快速增长的趋势下获益巨大,他又把这些获益投入到“马艺博”的运营中。为此,他还曾经卖了三处房子。
支撑这个事业,靠的其实是一股“傻气”。沈哲初笑着告诉记者,他是希望把“马艺博”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平台,让更多的马来西亚人有机会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艺术作品,同时为国际上提供一个认识马来西亚本土优秀艺术家的窗口。这是他的梦想。
据了解,沈哲初祖籍广东潮州,曾祖父早年去新加坡,祖父沈连城后来到马来西亚柔佛州麻坡县做生意、办教育,并成立中华商会、潮州会馆,从生活、工作等方面为当地华侨提供帮助。父亲子承父业,开办华文学校。在长辈的熏陶下,沈哲初非常喜爱中国文化,随着了解和认识的深入,夫妻二人合办了一间“连城画廊”,三十多年来如一日地奔波于新加坡、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与马来西亚之间举办画展,至今已把1000多名中国画家介绍到马来西亚。他有四个儿女,只有三子和四子从事“马艺博”和画廊工作。
沈哲初表示,未来他要建一些房子,以便前往马来西亚的画家有住的地方。他还想建一所“马中友好美术馆”,馆名早已请国画大师程十发题好了,只是至今还没用得上。
中国美术馆从第五届开始进驻
如今,艺术行业的产业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涵盖了展览、博览会、媒体、艺术衍生品等众多门类。至于为何会选择做艺术博览会,沈哲初表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有收藏字画的习惯,受他们影响,他从小就对艺术抱有非常浓厚的兴趣。20多岁的时候,他背着背包到欧洲旅行,并且参观了很多博物馆,比如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等,有机会见到了很多艺术大师的原作,加深了他对于艺术的浓厚兴趣。
上世纪80年代初,沈哲初参加了一届广州交易会,接触到一些中国画家,于是就用做生意赚的一些钱来代理他们的作品,并开设了自己的画廊。画廊开始运营之后,他有了更多的机会来到中国内地,并亲历了很多届上海艺博会、北京艺博会和广州艺博会等。后来,他又到世界各地看了很多艺博会,感觉艺博会已经成为自己关于艺术的一个梦想了,当时就打算在马来西亚做属于本土的艺博会,后来就想办法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了。
“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创立之初,对本地艺坛而言是一大新鲜事。但同时,由于受艺术品欣赏与收藏风气低迷大环境的影响,大部分业内人士都质疑其可行性。在随后的3年时间中,“马艺博”以立足本土的专注立场而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并吸引了更多国际艺术机构的进驻。在2021-04-21开幕的“第五届马来西亚艺术博览会”中,来自20国的55家画廊参与其中,北京今日美术馆携其馆藏的艺术珍品进驻,为东南亚的艺术爱好者和藏家群体呈现出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风貌。
聊城将借力“马艺博”走向海外
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除了28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以外,目前还有来自110个国家的官员、学者、企业家、金融机构、媒体等各界人士确认参加。另外,来自61个国际组织的89名负责人和代表也将出席论坛。与会代表总人数将达到1200多人。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为积极推动聊城文化艺术发展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战略,促进聊城文化艺术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融合与合作发展,提升聊城文艺发展水平,提高聊城的知名度和城市影响力,我市将于7月份与马中友好协会、山东省友协等单位联合举办“丝路花语——一带一路中马艺术巡回展”。10月,该展将移师马来西亚吉隆坡巡回展出。
据了解,本次巡回展以聊城名人岛·李奇茂艺术馆为链接点,加强与马来西亚艺术界的广泛合作与交流,将聊城建设成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用文艺讲好聊城故事,为聊城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沈哲初告诉记者,在马中友好协会的支持和推动下,去年10多位马来西亚画家来到北京开展交流活动。此前,他曾多次到珠海、厦门、绍兴、广州及聊城高唐等地举办过画展。他跟李奇茂教授是多年的好友,帮其建成马六甲李奇茂美术馆。郑和下西洋时给当地带去文化和技术,可以说,马六甲是马中友好的起点。受聊城名人岛·李奇茂艺术馆之邀,今年配合聊城举办艺术巡回展,为文化、艺术搭建一条民间的桥梁,也是基于马中友谊及对聊城文艺的深切感受和认识。
马中友好协会执行主任陈楷枢先生表示,虽然是初次到聊城,但对当地浓厚的文化氛围有了深刻体会,这里的生活节奏比较慢,跟马来西亚非常相似,相信马来西亚的画家来到这里后肯定会爱上这里,因为身处这样景色宜人的环境中,不像是工作,像是在度假。今后,这里将成为双方交流开始的地方。